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古代所称的真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 正文

古代所称的真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

2024-04-29 18:59:10 来源:口口声声网 作者:综合 点击:801次

古代所称的真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

道德经只提圣人,古代和不尚贤,所称什区和善摄生者,人圣人没提到真人吧?把王称为圣人,古代与真人是所称什区不同的。善摄生者可能就是人圣人真人了。

道家是古代讲求真至圣贤四种境界的,这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所称什区记载,当然各种宗教流派所追求的人圣人东西是不同的,对于此四种境界大成者也有不同的古代态度和观念。

真人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所称什区提挈天地,人圣人把握阴阳,古代呼吸精气,所称什区独立守神,人圣人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候的真人,可以把握天地阴阳的规律,吸收日月精华,可以守持自己的精神魂魄,身体机能达到最高的契合和机能,所以真人可以与天地共存,自身顺应天地的千变万化,这是真人的大道。

《黄帝内经》要逐字逐句的去理解领悟,在这里也只是翻译一个大白话的意思,仅供参考说明一下。我们从黄帝对“真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真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顺应天道。简单来说,在这类大能的眼中,天大地大,顺其自然,追去自身与天道阴阳最大的契合,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在这里根本没有“人类社会”的影子。

说白了,真人是真正的出世之人,不以己悲不以物喜,除去自己所追求的道之外,其他都入不得眼。

至人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关于至人,我们平时提到的比较少。来看看黄帝是如何描述至人的:中古时期,有至人,大道所成,可以与阴阳相和,又能顺应四时天地变化,远离俗世,精神集中充沛,可以自由游弋于天地之间,视听来自各处的声音和景色,这些也是长寿而且非常强悍的人,也是归于真人的行列。

我们从黄帝的描述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真人、至人是非常想象的,他们都是可以与天道自然共生共长的人,让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窥破天机”“超脱凡俗”,和现在意义上的“神仙”极为相近。

从道家的角度而言,有很多人被称为真人,比如孙思邈孙真人,丘处机丘真人……有人可能就说了,就像刚才举例的这两位,若是按真至圣贤的说法算起来岂不是比孔子高多了,但是这两位与孔子比起来,说是乡村野夫也不为过啊,而且这些人完全不能提携天地,运筹阴阳,视听千里之外!其实这种说法是不错的,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是按照“孔孟”的标准来衡量,这就跟足球委员会来评定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一样,没什么参考性。

道家在很多方面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修道修真不一定是世俗标准里“功成名就”,说到这里推荐大家看一下《雪中悍刀行》——也不知道这小说拍成电视剧了没有,在这本书中提到很多成圣大成的人,有习武称道,有修佛大成,也有读书成圣……各式各样,这是小说,但是我觉得这和道家的“修道大成”不谋而合,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会成为圣贤,成为圣贤者不见得能玩的了王者荣耀。这就是“道不同”,不能以篇而论,但是大道至简,大道所成,总有相似性的。

之上我们说的是“真至”,超然的存在,现在我们说说“圣贤”。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圣人是什么人呢,我们看看黄帝是怎么说的。懂得事物变化的道理,让自己很好的适用并生活在这俗世浮沉中。修身养性,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世间规则,看得懂世间繁华富贵,懂得享受,懂得世俗人心,于外不会被事情困扰,于内心思清明,悠然自得,不劳形伤神,精气和神魄正固,圣人也是长命百岁的。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孔子为圣人,他之下还有七十二贤人,个个才华了得。贤人也是懂得天地规律的重要性的,他们钻研日月星辰的变化,尽量平衡阴阳,顺应四时变化,追求上古真人的“大道”,圣人也是健康长寿的,但是生命有时尽,不会到达前三者的境界的。

至此,圣贤也大概做了简介,与前面的“真至”很典型的有点是,这后两者很明显是世俗中人,懂得天时地利,关键是懂得“人和”,他们窥破一些天地之道,并将此运用到人类社会中。比之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圣贤是高大神圣的,这种地位并非是圣贤脱俗,正好相反,圣贤是最懂世俗的人,他们的目的在于眼前的芸芸众生,而不是那些玄而又玄的天道,这也是为什么真至之人一般不被大多数人知道了解,而圣贤却是常伴嘴边的,因为最求不同,目标不同。

个人感觉现在追求自然天道的人越来越少,浮华社会,大家眼中能看到的只有物质和需求。反之,我们离不开圣贤的开蒙启发,只有如此才能做好一个“人”的本分,在这里看来,“真至”的追求显得是多么不切实际,不务实,甚至经常和一个词出现,叫做“迷信”。

希望在我们越来越会做人,越来越懂人类规则,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之后,尝试着返璞归真一下,去追求一下真正的、内心的需求和修炼。

庄子依据天地之间人格的崇高到渺小的程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真人、至人、神人、圣人。我们常常听说达摩真人、张三丰张真人、慧能真人、重阳真人、丘处机丘真人等等。那么,什么是真人呢?《庄子》在其《大宗师》这一篇里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天与人不相抵触,天人合一,这样的人是真人。这里的天,各派有不同的说法,张三丰的天是太极,张三丰之所以是真人,就是张三丰与太极合一了。达摩和慧能的天,是真如,达摩和慧能之所以是真人,就是因为他们学习真如的各种特性,模仿无分别、无相等,达到人与真如合一了,注意禅宗不是佛教,是道家哲学的分支。佛教见性修的是大乘三十七道品,禅宗追求的是人天合一。而丘处机的天,是天理,就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真理。真人作为庄子眼里最低品级的人格,那么,比真人高一个级别的是什么人呢?《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人达到天人合一之后,通过提升自己的品行,一心一意地与天合一,两忘而化其道,没有好恶之分,就是慧能说的“不思善,不思恶”,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个时候就是至人。所以王国维追求的诗词最高境界,是无我之境,就是至人的境界。比至人高一个级别的是神人。神人无功,就是说,神人已经达到无为的境地,不需要做功,而一切自然能够获得,可以神通广大了。比神人高一个级别的是圣人。圣人的境界更高,圣人无名。这里的名,就是语言和指称的意思,圣人已经达到与道完全合而为一的境界,那里离言离相,是大道的混沌境界。所以我们常见有真人,却几乎很少见到真人以上境界的人,因为真人以上几乎都是传说,不过是庄子的想象而已。况且天人合一,也不过是一种狂想,人和天,在尺寸上都不可能合一。

诚如题主所说,真人与圣人是有区别的;真人,即“道教”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

《庄子·大宗师》有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説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淮南子·本经训》说:“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旧唐书·玄宗纪下》:“ 天寳 元年…… 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 , 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 , 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 , 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 。”

可能更加耳熟能详的真人就是丘处机了。

再来看“圣人”:

圣人,指那些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易·乾》有云:“圣人作而万物睹。”《孟子·滕文公下》:“ 尧 舜 既没,圣人之道衰。”《淮南子·俶真训》:“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揲贯万物,此圣人之游也。”

在中国古代,有时候“圣人”一词还是孔子专享,人称孔子“孔圣人”。当然,皇帝也通常被称为圣人,皇上说的话,自然就是“圣旨”了。

由于我国外来宗教佛教对本土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佛教中也有“真人”的说法,也就是那些得道成仙之人,称为“阿罗汉”。

个人认为这是不同体系内的称呼,圣人通常是对完美人格的称呼,而真人是修道体系内的称呼

1、圣人

孟子曾经曰过:圣人,人伦之至也

聖,繁体解释,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

可见圣人是通达天地之理,布道教化大众,施以德行的存在。圣人可以说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对于至善至美人格的终极追求,是专门指向完美的

所以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先秦时期圣人并非儒家专有,诸子百家、各宗教学派,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

2、真人

真人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最早出于春秋战国《庄子·大宗师》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庄子说的额真人,简直就是现代修仙小说中那种达到太上忘情,斩掉三尸的存在,也达到了老子说的,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地步。

而在其他描述真人的书籍中,无疑不是修炼得道,洞悉万物本源的情况。

所以对于真人的描述更多的在修炼体系中,修炼到大成地步的称呼。


所以圣人与真人的称呼是两个不同体系内的,圣人,偏向于人之完美,真人则是方士、练气士等修炼者对洞悉宇宙万物本源的修炼大成的人的称呼。

按照老庄道家经典和黄帝《上古天真论》的说法,首先是真人,其次是至人,再次是圣人,然后是贤人,并且有四个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其分别大致如下:

一、真人永生

以敦朴之德,全妙用之道,握天地变化之机,掌阴阳消长之要,元炁充盈可使元神出窍,载营抱魄乃至长生不老。以表道成之征,故能出入六合,游乎九州,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历劫常存,寿与道同,化导苍生,为祖为宗……

二、至人逍遥

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够心远世纷,身离俗染。可以应和于阴阳之消长、参同于寒暑升降之宜,和之同和;可以调适于四时之变化、切中于长生化育之宜,调之协调;可以神游于四维之上下、通达于六合八荒之外,优哉游哉……

三、圣人不朽

以恬静和乐为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遵循天地地、日月、星宿运行规律,顺应阴阳、寒暑变化以养性、修身、健体,立德、立言、立功;力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注重名节操守、泽被后世……

四、贤人流芳

善法天地万物自然之运,善辨日月星辰之位,善推阴阳逆顺之数,善分四时节气之序。盖占天道以尽人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自强不息,精了百端,不虑而通,发谋必当,志侔于天地,心烛于洞幽,所谓“法则天地,象似日月”……

真人;是修行得道者之人为真人!

圣人;懂理明理高升之人为圣人!

作者:休闲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