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林黛玉为什么会成为十二钗之冠,而且评价极高? 正文

林黛玉为什么会成为十二钗之冠,而且评价极高?

2024-05-04 09:01:06 来源:口口声声网 作者:焦点 点击:980次

林黛玉为什么会成为十二钗之冠,而且评价极高?

首先,林黛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成为钗是“十二钗之冠”是宝钗和黛玉。

红楼梦里的冠而高判词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且评宝钗和黛玉是价极一同列于十二钗之首的。

这里先以小处开始讲吧: 袭人和黛玉孰优孰劣?林黛

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争议的才是,黛玉是成为钗远远优于袭人的,从以下几点来作比较。冠而高

论出身和样貌

黛玉是且评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而袭人是价极一个被贾府买来的丫鬟。

在这一点上我想不需要过多赘述了。林黛

林黛玉的成为钗样貌在红楼梦中有详细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冠而高态生两靥之愁,且评娇袭一身之病。价极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把林黛玉比做“西施”,可以说是很高的评价了。

而袭人的样貌虽无较具体的描写,但是宝玉的王夫人曾经说过宝玉身边的丫鬟里,晴雯是长得最风流标致的一个,而晴雯也不过是“眉眼有点像林妹妹”,必然是比不过林黛玉的,因而袭人的长相应是极为普通的,自然远不及黛玉了。

论才华和品行

在大观园结诗社时,黛玉和宝钗的诗一直都是难分伯仲的,论文学造诣和作诗功底,袭人必然远不及黛玉。

而在品行方面,黛玉是出了名的性子爽利,遇有不平之事便出言讽刺。而袭人有“小宝钗”的称呼,做事周全,知道去讨好王夫人。

在这一方面上我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二人性格不同。

在对待宝玉的态度上,二人都几乎是“心里只有宝玉一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袭人的做法是“我觉得这些对宝玉好”,而黛玉是“我知道宝玉想要什么”。对于宝玉而言,自然更想要能够理解他的林妹妹。

高下立判。

黛玉和宝钗是否平分秋色

钗黛二人谁更加优秀,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一直有争议,而我则以一些客观的描述来分析二人。

论家世和样貌

家世上,黛玉上文已经提及,而至于薛家,书中也有描写:

一个是巡盐御史的女儿,一个是内府皇商的千金,在家世上二人的确是势均力敌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样貌”上,红楼梦中其实有很清晰的描写:

可以看出,黛玉的美是一种娇弱的病美人美,宝钗的美则是一种大家闺秀的美。

如果比喻一下的话,黛玉可比西施,那么宝钗可比杨贵妃。

这里我认为宝钗应该是美于黛玉的。

论才华和品行

论作诗方面,二人平分秋色。

黛玉写诗偏柔美凄婉,而宝钗写诗则偏大气昂扬。二者在大观园结诗社时也常常“轮流得榜首”,因而二人在诗品上我认为是互相匹敌的。

再来则是做人。

众人都知黛玉言语刻薄,不好相处,但黛玉对于她欣赏的人便不会恶言以对,反倒真诚相待。这样子的性格若是来管理目前衰败之势已显的贾府,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而宝钗八面玲珑,哄得贾府上上下下交口称赞,但我不禁想到另一个片段:

王熙凤说过黛玉是美人灯,一吹就坏,而宝钗不关己事不长嘴,这样子的性格,若是来管理贾府,又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里我便抛砖引玉了,等评论区的回答。

因而我认为二人在这方面也难分高下。

红楼遗梦,钗黛二人在我眼里没有更好。有人爱林妹妹的真,有人爱宝姐姐的度。

就如曹公所写,二人应是并列十二钗之首的。

林黛玉出身书香大家,拥有倾国倾城的绝世美貌,又有不逊于曹子健谢道韫的文采风流。

可以说是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风华绝代,举世无双。

最重要的是她性情空灵,至情至性,至真至纯,高洁无暇,曹雪芹为林黛玉所倾注的笔墨,将她塑造成为一个近乎理想化的完美仙女,除了爱哭,体弱,有点敏感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林黛玉是曹雪芹最爱的人物形象,她的美好也超越了红楼梦中任何一位女子。她在曹公心里恐怕不只是十二钗之冠,就算加上太虚幻境的众仙女,她绛珠仙子也是独领风骚第一人。

林黛玉出身最高贵,真正的书香门第大家闺秀

黛玉的出身在十二钗中是最高贵的,贾元春也比不上,其他人更是望尘莫及。

林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诗礼清流门第,名声好过武侯出身的贾府。

林家祖上列候,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又是前科探花,官至巡盐御史。虽然官阶小,但是皇帝重用和信赖的人。她的母亲是贾府嫡出的大小姐贾敏,金尊玉贵,是贾母最宠爱的女儿。

黛玉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如果贾敏不是早逝,林如海没有病死,贾宝玉是配不上她的。而薛宝钗一介落魄皇商之女,更加没资格与她相提并论。

以林黛玉的出身,才貌,如果双亲都健在,她的婚事就算做个王爷的正妃也可以匹配。

林黛玉美的倾国倾城,气质风华绝代

红楼梦中最不缺的就是美女,但林黛玉的美却无人能及,她美在意态,美在气质,如同她前世那颗绛珠仙草风流袅娜、清新脱俗,不染纤尘。

曹雪芹写林黛玉的美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超凡脱俗,飘飘然如绰约仙子,所以连一向在美女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见黛玉就说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

阅美无数的呆霸王薛蟠,他偶然看见黛玉的风流婉转,竟然也忍不住倾倒。

黛玉虽然身体较弱,常年服药,反而给黛玉平添了几分病弱与娇美。

黛玉的美貌与风华,大概也只有千年前那位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可以一比了。

黛玉的文采斐然,才华冠绝大观园

黛玉绝对是大观园里当之无愧第一才女。不要说宝钗藏拙,先不提宝钗的心思不够纯净,光论她的才情也比不上黛玉。

林黛玉的诗词大多敏感多情,多愁善感,又观察细腻,充满对命运的思考。还有的诗词彰显格局韬略,其胸中丘壑非寻常女子可比。

如元妃省亲时黛玉所作的一首五律《世外仙源》:“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其格局立意非凡,可谓初露锋芒。

黛玉还随手替宝玉做了一首杏帘在望,结果成为宝玉所有诗作里面最好的。

黛玉的《葬花词》凄清哀怜,以花为喻展现了她对自身机遇和情感的迷茫与焦虑,也体现了她对女子命运和生与死的哲学思考,甚至已经有对贾府悲剧命运的预感。

黛玉的《桃花行》依旧是一以花为喻,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鲜明对比,展现了自身的忧愁、孤独和伤感,令人慨叹。

大观园里姐妹们每次结诗社,她十有八九总是夺魁,她笔下的柳絮词是“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都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名句。

最厉害的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等众人过生日,大家一起玩“射覆”,黛玉帮宝玉,不假思索出口成章,文采惊人,可以和曹植的七步诗有一拼了。

曹雪芹给她的判词便是“堪怜咏絮才”,借用才女谢道韫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将黛玉之才暗比著名才女谢道韫,也是实至名归。

黛玉性情高洁,情趣高雅不流于世俗

林黛玉是阆苑仙葩,带着风露清愁。

她不仅学富五车,文采出众,更重要的是她性情高洁,目下无尘,心志情趣都不流于世俗。

她住在大观园的潇湘馆,每日有千杆翠竹陪伴,她珍爱落花,扫落花包好了再埋起来,做成花冢。

她会教给廊下的鹦鹉念诗,也会叮嘱紫鹃等燕归巢,她从不劝宝玉去苦读孔孟文章,学习仕途经济,也不恋慕权贵,就连宝玉珍视的北静王赏鹡鸰珠串也嗤之以鼻孔,随手丢开一边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却偏偏喜欢丫鬟莺儿用柳条儿编的新鲜花篮。

她的生活诗情画意,她的绣房被刘姥姥误认为是哪个公子哥的书房,平日里读书写诗,焚香弹琴。她也心灵手巧,她即会做香囊,也会与宝玉玩九连环。

黛玉是率性纯真,至情至性的奇女子

很多人觉得黛玉爱吃醋,小心眼。大多是被电视剧里的黛玉给误导了。

原著中的黛玉虽然有些小性儿,却正是她真性情的表现,她从不藏着掖着,高兴就笑,生气就哭。湘云说她像戏子,她就生气了,可转眼儿跟宝玉发了通脾气,很快又主动去找湘云和好了。

她初时对宝钗的敌意,对宝玉的醋意,也只是情窦初开的的少女心事,而且她寄人篱下比较敏感也是正常的。不信你看后来宝玉跟她表白之后,她心里有底了,知道了宝玉的心意,就再也没闹过,无论是对宝玉还是宝钗。

宝钗不肯教香菱学做诗,黛玉就欣然同意,而且教的非常认真,香菱也学的进步飞快

黛玉的性格虽有多愁善感,有明媚鲜妍,也有机敏幽默和雅谑玩笑。甚至随着成长她和探春一样能敏感的察觉到贾府大厦将倾的悲剧命运。

而且黛玉也是一名情商很高的大家闺秀,她入贾府的时候那样年幼,对于礼仪规矩和人情世故的拿捏已经非常精准了。

黛玉深情,痴情还泪至死方休

黛玉的情榜考语是“情情”,说的正是她对宝玉的爱情真挚执着,不夹杂任何名利,一片深情感人至深。

前世的绛珠草为了还泪坠落人间,一段痴情让人慨叹,这一生和宝玉的爱情,灵魂想通的真爱。

她为了宝玉挨打哭的眼睛肿得像桃子,怕贾政查问,她会悄悄替他写字,宝玉被薛蟠骗出去过生日,黛玉以为贾政训话,白白担心了一整天;宝玉最心爱的丫鬟晴雯死了,宝玉做了《芙蓉女儿诔》祭奠她,黛玉不仅不吃醋,还去看望。

宝玉和黛玉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最后他们抗争不过家族安排的命运,黛玉泪尽而逝,可是她的一片深情感人至深。

以上是我对黛玉这个人物的理解,她绝对不是一个心胸狭隘敏感小性儿的女子,她聪明灵秀,机敏灵动,是一个集美貌才华于一身,勇敢去爱的奇女子,当的十二钗之冠。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林黛玉为什么会成为十二钗之冠,而且评价极高?林黛玉确实是金陵十二钗之首,不过这个十二钗也有几种分别,我们不去细讨论了,就只说这正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这十二钗中的前二位,姑且算作第一档次,而在这个档次里,林黛玉又在薛宝钗前,这样看,林黛玉也就是十二钗之首了,这也没有大差错。不管说她们是白玫瑰或者红玫瑰,又或者白月光或者蚊子血。但我们稍微有些文学常识的人就会明白,在曹公的手笔下,林黛玉就是第一女主角。她的名场面最多,她的笔墨最多,她的C位最C,她的光环最耀眼。如果您非要说,她和薛宝钗是并列第一的女主,我也不反对,但也不赞同。

在太虚幻境里的十二钗的判词里,她和薛宝钗的判词是连在一起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者都是悲剧结局。一个是有才无用,也暗示着现实里,宝玉的爱情终究没有转化成婚姻,林黛玉如仙般的人物就这样在人间白走一遭儿;一个是贤德却被忽视,暗示着薛宝钗虽然得到了和宝玉的婚姻,但是却没有得到他的爱情,孤苦一生。我们就不再多论述宝钗的事情了,否则再多篇幅也怕不够用。但说林黛玉吧。

林黛玉确实优秀,可是这个优秀,一定要有真眼光才能欣赏到。

一、背景上看,林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在人间,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情的仙子。一个仙就可以把所有的对手竞争下去了。谁能和仙子比呢?在作者的笔下就算是贾宝玉,在她的面前,也是不洁净的物事儿。这是心灵的美。

二、从林黛玉的真情来看,这个人是一个真人,能保持童真的人不多,所以不论男女,不管喜欢不喜欢林黛玉这个人,但心里总归对她有个很高的公正评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真人。

三、从林黛玉的才情看,林黛玉真的女中状元,毕竟是探花之后,她的判词也非常精准: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咏絮才是个典故,是说谢道韫,历史上这个才女,不仅是文采飞扬,更是贤德无比,而且勇敢果决,是一个巾帼丈夫,和反贼拼死战斗,一个词:忠烈!要比她的丈夫有气概的多。也因此保全了些许王家血脉。用她来比拟林黛玉,可以让我们看到林妹妹虽然外表柔弱,但内里刚猛的性格。可见作者对她的喜爱和仰慕。

四、薛宝钗的好,很难得,你在现实里,很难遇见,但毕竟可以遇见;林黛玉的好,更难得,你在现实里,根本遇不见,就算做梦,也会差几分。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自然高下立现了。

五、林黛玉家世好,教养好,从小就受父母的熏陶,很小的年纪,他父亲就给她找贾雨村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当老师,可见林黛玉的后天和先天都有非常的际遇。这还不是仙儿吗?

六、林黛玉可怜,这么优秀的人,这么真诚的人,结局却这么悲惨,这不是悲剧是什么?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这就是悲剧。林黛玉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七、本自清净还洁去,这也是人们对林黛玉最好的祝福和期望。

八、作者之功最大,他最清楚他要表达什么,他的一生遭遇有几个人能遇上呢?正如他说的,他见过那一群活生生的,美丽的,有能力的,但却被埋没的女孩,而林黛玉就是这里最出色的那一个!不是这样的人,他也不会浪费这么多笔墨去描写,那是他的心血和眼泪。

林黛玉用眼泪归还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而曹雪芹用笔墨和血泪还赠了“林黛玉”的一片真情。在这唱和之间,就是这《红楼梦》吧?

如果您用俗眼去看,一份景色和判断;

如果您用仙眼去看,一份景色和判断;

如果您用佛眼去看,一分景色和境界;

物质、哲学、精神缺了哪个好呢?多了哪个好呢?饿的时候,物质好;糊涂的时候,哲学好;空虚的时候,精神好。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更多回答欢迎您的阅读。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性,入选十二钗有三个标准: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性;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

而《红楼梦》是一部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小说,作为“女一号”的黛玉当然要“安排设计”为最优秀的,否则会生出“喧宾夺主”之嫌。况且,这名世外仙姝的确也是撑得起“十二钗之冠”这个称号的。

一是貌美。在黛玉初进贾府与宝玉相见之时,对黛玉的长相进行了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凤姐夸她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宝玉觉得家里“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连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可见林黛玉的颜值有多高。

二是才高。金陵十二钗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一起概括的: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中的“堪怜咏絮才”,指的就是黛玉的才情。“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

无论从元春省亲的试对,还是在海棠社中的咏对;无论是菊花诗,还是葬花吟;无论是秋窗风雨夕,还是哀怨桃花行;无论是芦雪庵的即景诗,还是暖香坞的春灯谜,以及宝玉和妙玉在潇湘馆窗外听到的琴声,还有“凸碧堂”“凹晶馆”的匾额,都是黛玉较高才情的有力展示。

李纨更赞叹她“更兼她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

三是性真。黛玉平时爱使“小性子”,但是她的小性子绝非胡搅蛮缠、撒泼耍横的,她的“小性子”无非是有两种由头:醋意和敏感。醋意的“小性子”,肯定是因宝玉而起的。敏感的“小性子”,主要是她的处境和自卑。

无论是醋意,还是敏感,都透露出了她性格的率真。当她对某人某事有看法时,可以锋芒毕露地直陈己见,但这只是就事论事,论过陈过之后也就丢在了一边。

正是凭这种待人以诚的直率,她赢得了姐妹们的友情,谁也没有将 “行动爱恼人”的林妹妹当外人。比如她和湘云,因为心直口快的湘云说她与唱戏小旦的相像,当时她气得不了;但是在中秋家宴时,黛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时,两人心意相通,便相约到凹晶馆对月吟对。

黛玉的“真”还体现在她的“善”,她与紫鹃既是主仆,又是姐妹,情深意真;她对下人,慷慨体恤。第二十六回中,送茶叶的小丫鬟佳蕙碰到贾母给林姑娘送钱,“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

四是质洁。“葬花吟”中有云: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黛玉高洁的品性就像她对“落花”的态度一样,“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对宝玉送来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对宝玉送来的元春的礼物,黛玉也是不接受;但是对宝玉送的三条旧帕子,却视作宝贝,还作了“题帕三绝”。诗以咏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黛玉的孤洁就像那一抹蕊白和一缕梅魂。

五是情坚。黛玉与宝玉第一次相见时,就已经有了眼缘。从此便耳鬓厮磨、同坐同卧,情投意合,心灵相通。黛玉对宝玉的爱,是非常坚定的。哪怕是他是“混世魔王”,哪怕他丢玉失灵气,她仍然对他一往情深。

当她听傻大姐说宝玉要和宝钗成亲的时候,登时变得迷迷痴痴,“颜色雪白,身子恍恍荡荡的,眼睛也直直的,在那里东转西转”,最后竟然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宝玉的住处,而且“这时不似先前那样软了,也不用紫鹃打帘子,自己掀起帘子进来”。

两个都处于混沌状态的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无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回去之后,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

弥留之际,黛玉“还是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直至最后一刻,可怜的黛玉心心念念的还是宝玉。

黛玉的悲剧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则源于她对爱情的执着,这种精神层次的、高品质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

注:本文依据通行本百二十回红楼进行解读。

作者:温暖前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林黛玉,《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与薛宝钗并称金陵十二钗之首。

她出生于富贵的书香门第之家,生得倾国倾城貌,而且又具有旷世奇才,可是如此优秀的一个顶尖美人儿,却偏偏命运多舛!她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后来只有寄居在外祖母家生活,她与表哥贾宝玉演绎了一出凄美的爱情故事。

林黛玉深得作者曹公的喜爱,并把她列为十二金钗之首,而且评价极高,原因何在?

一、稀世娇颜

贾宝玉、林黛玉第一次见面,作者就用了这么一段文字描写黛玉的相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身材婀娜苗条、双目转盼含情、气质忧郁柔弱。其中“病如西子胜三分”和贾宝玉形容林黛玉容貌“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可以看出来黛玉之美兼具古代美女西施的神韵。

从林黛玉葬花的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可以看出作者赞美薛宝钗丰满圆润之美犹如杨妃,而黛玉轻盈袅娜之美犹如飞燕。又有诗句“行动似弱柳扶风”,说明了黛玉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出如同飞燕起舞般的自然舞美。

林黛玉,一个神情忧郁而又轻盈飘逸的美女跃然而出,她浑身上下散发出淡淡的忧伤,那种“我见犹怜”的姿态让人不禁心头一暖,心中即刻涌起万般柔情,真想将她拥入怀中。真应了那句“颦儿才貌世应稀”!

林黛玉如此绝代风姿,怎能不让众人喜欢呢!

二、旷世才情

林黛玉从小聪明伶俐,5岁就上学,又有贾雨村作为家庭老师辅导,自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以潇湘妃子之名,作诗直抒性灵,时常位列第一。

特别是在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黛玉的诗大多数都是借物抒情,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灵气,诗词写出了她一生辛酸的心路历程和无比压抑悲伤的内心世界。

如《葬花词》,她以暮春落花自喻,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宣泄了自己的情绪,情绪波澜起伏,有伤感、惋惜、无奈,也有憧憬和绝望。

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舌断有谁怜?”明写对落花的惋惜,实则暗指自己的凄惨身世。

又如“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这是一种何等的伤感啊!

再如“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小小的人儿也有大志向哦。

最后却是笔峰一转“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种突如其来的绝望之情,真让人心酸。

林黛玉不但写诗写得好,教诗也有一套。她教香菱学诗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始时只让她读一些初级入门水平的诗词,用来培养她的文学素养和见识,后来在读诗的基础上,开始试着写一些简单易懂的诗句,直到后来能写出一首完整的诗。

林黛玉对香菱所写的诗都进行点评。第一首诗,林黛玉点评为跳不出前人写诗的圈子,几乎是全部用别人的辞藻堆积而成。第二首诗,点评为用词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有些跑题。

可谓“名师出高徒”,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香菱终于写出了比较有水平的诗,后来被补写进了大观园诗社。

如此才情素养,小编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三、纯真品性

林黛玉出身高贵,小时候备受宠爱,加上才貌双全,比较任性,是个清高的娇娇女。可是后来父母早丧,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很没有安全感,她不甘心这种命运,但又无力摆脱。

矛盾的心理吞蚀着她心灵,使她的心境得不到平静,而且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使她犹如惊弓之鸟一般“自矜自重,小心戒备”。

她不甘心与周围环境的龌龊势利同流合污,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的庸俗和虚伪,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殊不知,“小心眼”的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

林黛玉看似难相处,实则心地善良,对下人最好。她对自己的丫环紫娟真心相待,两人情同姐妹。香菱是呆霸王的小妾,是卖进薛府的奴仆。香菱想学作诗,她自己家的姑娘薛宝钗却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吧,香菱于是求助于黛玉,黛玉却一片热诚认认真真地就当起了家教。

林黛玉淡泊金钱。薛家的老仆人来潇湘馆给黛玉送吃的,正好赶上贾府发生活费,黛玉让丫环拿了几百钱塞给老仆人买酒吃,说是大晚上的难为她冒雨送来,怪辛苦的。几百钱可是贾府里下等丫环一个月的工资呢。

林黛玉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她没有为了适应家长的需要,去劝告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林黛玉蔑视权贵,从不讨好封建家长,显赫的北静王在她眼里是个臭男人;她敢打趣凤姐;对贾母也不讨好,这从湘云的话中可以看出:“她再不放一点,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林黛玉任性,叛逆,渴望自由,向往自由,无视封建道德的说教,喜欢读书,特别是读“移人心性”的“杂书”,如《西厢记》等。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林黛玉对“非女孩家本分”的读书写诗充满热情,并成为了一种爱好。可惜的是她的文学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也不是用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诗意,而是更多用来抒发自己的抑郁心情和揭示周围环境的污浊和时代的阴暗。

林黛玉感情专一,追求真爱,至死不渝。她无视封建道德对妇女要求“贞静温淑”的做人标准,对宝玉的诸多叛逆行为,不仅不予以规劝,反而常常采取同情或支持的态度。她与宝玉之间的自由恋爱在那个时代就是一种严重的叛逆,因而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会受到更多的压迫和打击。

林黛玉对理想对爱情的追求过于执着,最终不仅给她带来了痛苦和眼泪,甚至丢了性命。

都说喜欢一个人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林黛玉这个至美、至真、至纯、至善的女子如一股清流在贾府这个深宫大院中脱颖而出,又恰似那一支白莲,孤高而清雅!

敢问这样的一个奇女子,谁不爱?!反正小编对她是“绝爱之”,而你呢?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曹雪芹的初衷如是。虽判语与宝钗并举,细读便觉曹翁小心思里处处凸出她的标签——"不同",她的"不一样"特征异常明显。始于颜值,她袅袅婷婷不胜春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古来病态美是美中天然奇异,愈显红颜娇媚。

陷于才华,"心较比干多一窍",有道韫咏絮之才。又有思悟大智慧——"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哲思灵悟、诗词歌赋样样严谨有为的女夫子,对文学感受领悟能力颇为敏锐,资质遥胜十二钗各宫菇凉。

终于人品,清新脱俗不染尘埃,世难容的左性也是独特特征之一,幸有柔善化解。宝玉说"林妹妹从不说这混账话……"怕是说出了曹雪芹无心政治经济的心声。林黛玉不拘俗套的秉性,世间少有。市井钻营之徒吃香的世世代代,不求你追名逐利高官厚禄,碎碎念望夫成龙。不慕苟且荣华愿清粥小菜与你诗和远方,不抽你不求上进,可不就是天使般的存在……

除了以上独一份有特点的才、情、致,且她身世浮沉,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红颜坎坷,堪称痴情的第一薄命教人再添爱怜。

钗首的位置是曹翁的垂爱,是才情横溢、七窍玲珑、心清性彻的实至名归。是对生而无常却执着的抱憾祭奠。

林黛玉是十二金钗之首,美貌多才,风流袅娜,家世清贵,爱情专一,都不是可居十二金钗之首的理由,林黛玉居十二金钗之首,原因是:

一、清

十二金钗中,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唯一知己,其它人包括副册中的小姐们,如容貌超群的薛宝琴,闲云野鹤的邢岫烟,都视封建主义的信条如圭皋,认为男人必须走仕途之路,显亲扬名。

唯有林黛玉,在对贾宝玉反对程朱理学,反对八股文是支持的态度是支持的。她对宝玉说的:“林姑娘何时说过这些混帐话,她要是说了,我也早就和她生分了",对这句话的态度是:素日认为他是个知己,不想他果真是个知己。她不劝贾宝玉去作官,因为她明白以宝玉的脾气,作官反而是祸患。

她们的这种对封建思想叛逆的萌芽,和老庒思想,恰是贾府中的永保富贵的思想中的一股清流,为作者所推崇。

二、真

林黛玉的善良也好,刻薄也好,嫉妒也罢,爱情也好,全部是真性情的流露。

教香菱学诗,并沒有看不起她的身份,对紫娟情若姐妹。对宝玉的三心二意是大吵大闹,有人说她也给丫头、婆子赏钱,但那是她的教养所致。

林黛玉象一条清溪,里面有多少石子,可以一眼看的出来,沒有弯弯绕绕的心眼,不带目的帮助别人。沒有害人之心。

所以林黛玉居十二金钗之首,且评价甚高。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是两位,黛玉、宝钗并列第一,而不是黛玉一位。

作为并列第一的黛玉和宝钗,为什么人们给到黛玉的评价更高呢?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黛玉文采出众,黛玉的文采和宝钗不同,黛玉是纯文学,而宝钗往往喻事于诗,掺杂了人情世故、仕途经济,这一点和小说主人公的三观背道而驰,所以大家自我感觉曹公应该更喜欢黛玉,于是跟着更喜欢;

二、黛玉真性情,高兴的时候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不玩套路没有城府,看似不好相处,实则很适合交心,而往往令人无所适从的那些喜怒不形于色的交际,你不知道背后什么时候会被捅一刀;

三、黛玉早夭,黛玉很早就父母双亡,而且自身一直疾病缠身,最终早早夭亡,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更容易获取大家的同情。而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短暂的生命轮回,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红楼梦》里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和宝钗是并列十二金钗榜首的。

林黛玉是那灵河岸的绛珠仙草,为了报神瑛侍者灌溉恩,来到尘世还泪,最后泪尽而亡。

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贾母的唯一外孙女。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寄居贾府。

她有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与宝玉相恋相爱。在封建礼教下,过着“风刀霜剑”的日子,最后泪尽而亡。悲哉!

1、黛玉样貌可谓仙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聪明清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妩媚风流。不愧“颦儿”!

宝钗,宝玉说她是杨妃体丰。

一个是牡丹盛放,一个是芙蓉花开。一个是雍容华贵,一个是婀娜多姿飘逸风流。我喜欢芙蓉花。

2、黛玉多愁善感,但心地纯良,不曾伤害过人。有时候说话牙尖嘴利,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嫁祸黛玉,居心叵测。

宝钗在金钏跳井后的一番话更是让人心惊,为了讨好她未来的婆婆,说金钏不过是一个丫鬟,她想不开跳井是她自己傻,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真是冷漠到极。

黛玉说话刻薄多是在私底下,而宝钗却是不顾场合。黛玉人性是小孩子行为,宝钗是一个老道的人,是在作威作福得理不饶人。

3、黛玉的诗才,“风流别致”,薛宝钗“含蓄浑厚”。

诗社夺魁,《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题新诗新立意更新。

黛玉的诗富有灵气,《桃花行》和《葬花吟》皆是以花喻人,字字血泪。直戳人心。

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探春评说宝钗的诗是沉着,第三次是众人评之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黛玉是宝玉的知己,她懂宝玉的心。他们渴望自由,内心纯粹,反感封建礼教的那一套。

宝钗,封建礼教下的一个经典淑女,世俗圆滑得让人生厌。

我喜欢黛玉的真!


请问:如果林黛玉不是十二钗之冠,那么还有谁能被称之为十二钗之冠?!薛宝钗吗?史湘云吗?王熙凤吗?醉吟认为这些人统统都不够资格!唯一可以被称之为十二钗之冠的,只能是林黛玉!!!

所谓的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作者将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子择出所做的一个组合,每一钗对应一位与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关系亲近的女子,并且各自拥有相对应的判词和曲子。

排在最前的,便是林黛玉与薛宝钗。

不过,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合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钗黛合一”;既然是并列,那么林黛玉和薛宝钗理应是同为十二钗之冠。

以上是《红楼梦》作者的意思。而下面要说的,则是我自己的想法。

林黛玉才是真正的十二钗之冠,薛宝钗虽然优秀,但在我心目中仍然比不上林黛玉。

为什么呢?

论来历

《红楼梦》以神话为引,书中所发生的种种皆由绛珠仙子向于她有恩的神瑛侍者还泪而起,换言之,此书真正的主人公是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二人,其余人等皆是陪客,都是为了陪他二人了结这段公案的。

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下凡后,便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仙草,先是受了天地精华,后又得神瑛侍者的雨露浇灌,乃仙品

而薛宝钗的来历却并没有被单独提及,约略是僧道口中所说的“风流冤家”吧!

两相对比之下,其中的差异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论家世

林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书宦之家;林黛玉,是真正的贵族之后、世家千金。

林家的祖上曾袭过列侯,到了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这一代,便由科举出身,中的是前科的探花,官至扬州巡盐御史。

而薛家呢?薛家是皇商,“珍珠如土金如铁”,放在现代那就是妥妥的土豪。

薛宝钗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原本也是书香继世之家;而且薛宝钗父亲在世时也十分地看重她,令她读书识字,为她的博学多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是十分森严的。就连号称“诗礼传家”的贾家,祖上也是靠军功出身,直到贾敬和贾政这一代才转而走上科举之路的。从严格意义上说起来,贾家“书香门第”的含金量甚至还不如林家的。

而薛家属于排在最末的“商”,孰高孰低岂非一目了然?

论相貌

《红楼梦》书中美女如云,像尤氏姐妹更是被贾宝玉赞为“绝色”。按书中的说法,薛宝钗是要比林黛玉更美一些的,更何况后来又出现了一位比薛宝钗更美的薛宝琴。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的林妹妹才是绝世少有的美人。

不可否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薛宝钗是美的,她的美是凡尘中极致的美,美得几乎令贾宝玉失去了魂魄,美得令作者用“花中之王”的牡丹来形容她。

可是她一开口劝贾宝玉读书,她的美便失去了颜色。

而林黛玉的美,是被赋予了灵性的美,是如出水芙蓉一般清丽出尘之美;这样的美虽不及牡丹的美来得惊心动魄,却能涤荡人心,在人的心头留下经久不散的印记。

就好比呆霸王薛蟠,家中有美貌的妹妹薛宝钗,族里还有个比妹妹更美的堂妹薛宝琴,却并不妨碍他在意外窥见黛玉之容后那种雷轰电掣的感觉,直接“酥倒在那里”。

牡丹再美,也是世俗富贵之花,“宜乎众矣”;我更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水芙蓉,于风露清愁中亭然玉立。

论才华

由探春发起的大观园诗社,是红楼诸钗大展才华的最佳舞台。

海棠诗和柳絮词是薛宝钗夺魁,菊花诗林黛玉三首全场最佳,看起来似乎是二人平分秋色,但我以为,在博闻强记方面,黛玉不如宝钗;但在才思敏捷方面,宝钗显然是不如黛玉的。

倘若以沉郁顿挫的诗圣杜甫比宝钗的话,那么黛玉一定是飘逸自然的诗仙李白。

昔日元妃省亲令其弟贾宝玉独做四首诗,林黛玉随手代宝玉写就一首,便赢得元春的极力夸赞;黛玉之捷才,诸钗间恐怕也只有湘云可以比肩。

更何况黛玉的个人作品众多,如《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皆是书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我的心中,林黛玉的才华是高于薛宝钗的。

论品性

先来说一件小事,香菱学诗。

香菱羡慕大观园里众人的诗意生活,所以求着薛宝钗教她作诗,然而,一向热心的薛宝钗却拒绝了她,且直言她是“得陇望蜀”,劝她先去园子里混个脸熟再说。

香菱求薛宝钗不得却并不死心,转求黛玉,黛玉一口答应了。

在黛玉的悉心教导下,香菱进步神速,竟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诗了。虽说她本人天赋如此,但其间也少不了黛玉的功劳。

且不说其他,我们只谈谈为什么香菱求学,薛宝钗不教,而黛玉教了。

薛宝钗是个务实主义者,她教导黛玉的时候说得明白,读书是男人的事业,所以她会劝贾宝玉读书上进;女人可以读书,却并不可当成主业。在她看来,香菱能进大观园就该知足,学诗对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宝钗断然拒绝了香菱的请求。

黛玉显然不这么想。

在她的心中,读书从来不用分男女。

贾宝玉如果喜读书,她自然也会支持他;他不喜,她也不会硬劝,只要他开心便好。

诗是她精神世界的发泄窗口,她的伤心,她的忧愁,她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一不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她的心中,诗就是诗,诗是纯粹的。她从不考虑诗的价值几何,也不会考虑学诗会给香菱带来怎样的利益。所以香菱一求,她便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再说一件。湘云心直口快把戏子龄官长得像黛玉的事情捅了出来,贾宝玉恐黛玉生气,在旁提醒湘云,谁知惹怒了湘云,话语里还捎带上了黛玉。

黛玉也生了气,却并不因为湘云,而是为贾宝玉误会了她。

所有人都认定林黛玉小气,倘若谁将她和一个小戏子比,她定会勃然大怒,所以虽然大家都看出来了,却没一个人敢说,连贾宝玉也一样。

可叹他们都看错了黛玉,黛玉的心中一片光风霁月,且待人从无高低之分,又怎会为这种事情生气?

别人不了解她,她可以不计较,然而她一向引为知己的贾宝玉竟也如此误会于她,她不由得不生气。

纵然如此,吵过闹过后,她仍然可以同湘云一笑泯恩仇,俩人一同去找贾宝玉。

我们的林妹妹,拥有一颗最纯粹的心,不被外物所滞。

这,便是一个人的品性,定格之后,终身不变。

结语

前面说了那么多废话,总结起来就一句:《红楼梦》没有了薛宝钗仍然还是《红楼梦》,只会令其失色而已;而《红楼梦》若是没有了林黛玉,那么整本书便没有了灵魂。

以上,就是我认定林黛玉能成为金陵十二钗之冠的根本原因。

作者:娱乐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