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周汝昌先生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改为“应是”或“恰是”更好,你怎么看? 正文

周汝昌先生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改为“应是”或“恰是”更好,你怎么看?

2024-05-04 17:42:44 来源:口口声声网 作者:热点 点击:844次

周汝昌先生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改为“应是”或“恰是”更好,你怎么看?

千年来人们并未理解错,周汝只近是昌先周先生自以为是了。从古至今,为夕后人化用、阳无应或借用前人的限好诗句,而别出新意的黄昏好例子多了去了,但只改一二字而比原作高明的恰更例子几乎没有。李商隐原作“只是周汝只近”用的是转折语气,是昌先“可惜”、“惋惜”的为夕意思,前句写眼前景,阳无应或后句借眼前景一语双关而抒胸中意,限好正是黄昏好该诗的诗眼,只所以备受历代诗家推崇,恰更流传千古,周汝只近关健就在这里。而“应是”、“恰是”只重复了个自然天象,有何深意,高明在那里?至于说语言演变,“只是”几时演变成了“应是”、“恰是”,反正我没发现。说到人的感情变化,更是站不住脚,自已彼时心情好,大可以写赞美夕阳、晚霞的诗嘛,又不是不允许,就是李商隐本人也写过“人间重晚情”的句子啊,但他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时的心“意”肯定是“不适”的,这没有任何疑问。


我们先看看原文——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直以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话已经成了好景不长的经典表达。

而周汝昌先生却另有一番论述,如下——

《唐诗鉴赏词典》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周汝昌先生的一番新解,让人有了新的领悟。耳目一新,心态积极。大自然的景色使人心胸宽广,心中不快也随之消散。

时代在变迁,文字也在演变。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思。无论怎样改变,自己认为适合心中意境即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又借喻了每个老人的心底境界。日出日落天天如此,人活一世,草生一秋,去了不再来。只是近黄昏是对生命的一种惋惜之情吧!无法更改。

千万不能改。一改意境迁。

除非周汝昌的文学修养超越了李商隐,这种马后炮的文学思维不值得推崇。

李商隐直抒胸意,试问:夕阳下我们想到什么?没错,无比的留恋。夕阳温柔细腻慈爱,总是那么难以割舍,而夕阳又总是匆匆而去留下阵阵凄凉。

周先生与李先生比试一下呗。

夕阳无限好,很好,非常好,或是太好了。站在高处望着夕阳,那景色是非常美好的。回忆人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晚年幸福。就像那夕阳的景色一样美好。

只是近黄昏,应该改为就是近黄昏。因为惋惜也好,不舍留恋也罢,那美景,幸福是短暂的,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来的是对美景转瞬即逝的无奈!

周汝昌的想法,却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刻,应该在黄昏时分。”

周老倌的想法是基于老年人的立场上着想的。老同志吃晚饭的时间比较早,出门散个步,等不到夕阳西下,人影扑地,鸟鹊入林的黄昏,便已坐在家中守着电视想着李商隐他为什么要写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呢?夕阳明明最好的时刻就是黄昏时分嘛!这个李商隐浪得虚名,犯这样常识性的错误,不应该哟!不行,我得给他改做“夕阳无限好,应是近黄昏”……

一派胡言!"只是"最贴切,表示无奈;"应是"如果是一个初中生水平的话,可以接受;"恰是"是巧合?还是什么?意境全无!所以,奉劝老头子,还是干点正事吧。不要蹭热度,刷存在感了,否则,晚节不保啊…

这首古诗流传至今,说明它是被后人接受的。作者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是有一定目的的,要表达一种感情的。一篇文章,一首诗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改了,就违背了作者的初衷,要表达你的意思了,还是尊重原意,尊重作者为好。

夕阳无限好,最是近黄昏。

作者:综合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